close


這篇文章要解決一個令很多人疑惑不已的經濟問題,並且為各位說明一個實際且實用、但常被小看的理財觀念。
為避免艱澀,讓不常讀理財文章的人也能明瞭,我會細部分解整個概念,步調也許緩慢,但不似金融業說話含糊籠統、模稜兩可的滑頭行徑,我會直坦坦的給你一個結論,請各位耐心細讀,相信可以對讀者有所幫助。
請各位先思考一個問題。
張三和李四兩人同為上班族,張三月領三萬元,李四月領四萬元,假設兩人其他客觀生活條件都相同,請問李四每個月所賺的錢是張三的幾倍 ?
先別急著用四去除以三。我們先談什麼叫做「賺」。
所有做生意的人都知道,收入要減去成本,剩下來的才叫賺。以一個上班族而言,他的薪水必須支付完每個月生活所需,剩下來的才算是賺的。
事實上,如果只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來算,每個人的花費應該相差無幾,因此我們不妨假設,張三和李四兩個人每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,都一樣是兩萬五,這就是他們去上班賺錢的「本錢」。收入扣掉本錢,張三每個月「賺」五千,李四每個月「賺」一萬五,所以李四每個月所「賺」的錢,是張三的三倍。
接著我們來定義這賺到的部份。如果那兩萬五叫做「生活基本所需」,那賺到的這個部份就叫「生活品質」。如果你嫌我武斷的以金錢的多寡作為衡量生活品質的標準不夠恰當,那我們不妨稱這個部份叫「改善生活品質的籌碼」。
這個例子會解答一個很多人都覺得疑惑的問題:為什麼有些人的收入只比我多不了多少,但是生活品質卻比我好很多 ?
表面上,李四每個月領的薪水只有張三的一點三三倍,生活水平照說不會比張三好太多,但是你很可能看到張三的座車市價六十萬,而李四的車市價一百八十萬。這種例子,各位身邊一定有。
要詳細算給你看嗎 ?
假設兩人把每個月「賺」的部份都存下來,存了十年,張三會存下六十萬,李四會存下一百八十萬。這不就是剛剛說的車價 ?
如果不買車,還可以買房。顯然此時李四的自備款是張三的三倍,每個月可以用來付貸款的錢也是張三的三倍,理論上他可以買總價比張三貴三倍的房子。較貴的房子通常意味著較大、較舒適的居住環境,或者是較好的地段、較佳的增值潛力。對於日後財富的累積,影響更是深遠。
而這一切,都不過只是因為李四每個月比張三多賺了一萬元。 

請揚棄「節流」的念頭,請積極「開源」。
景氣不好,大家直覺的想要節省,新聞報導每天告訴你省錢的妙招,但是如果真的深思起來,「節流」其實是一件成本很高、效益卻不大的事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變美變帥就是現在 的頭像
    變美變帥就是現在

    伊絲碧媞-伊鑫向前團隊

    變美變帥就是現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